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六秩风华 商约未来”商学系列讲座之“学术大讲堂”第5期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05-20 浏览量:

2025515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六秩风华 商约未来”商学系列讲座之“学术大讲堂”第5期在院系办公楼36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大连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张振铎助理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围绕“算法时代的工作压力及其对零工工作表现的影响机制”展开深入分享讲座我院教师钱珊珊博士主持。

张振铎老师分享

讲座开场,张振铎老师对传统管理研究里工作压力与工作资源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回顾,系统梳理了“挑战型压力”和“阻断型压力”的核心内涵及差异。他明确指出,挑战型压力,例如领导督促,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而阻断型压力,像组织政治、低效会议等,则容易引发情绪耗竭与职业倦怠。此外,个体资源的丰富程度对员工应对不同类型压力的能力有着显著影响。

在探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新型工作压力时,张老师引入“技术压力”概念,并将其细分为技术复杂性、技术入侵、技术不安全、技术过载和技术不确定性五个维度。他结合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移动办公普及等现实案例,深入剖析了技术因素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随后,在 “算法时代” 主题模块,张老师以零工劳动者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算法管理机制的主要特征。他阐述了劳动者对算法的感知与评价受算法特性影响,进而引发不同形式的压力体验,揭示了算法管理与劳动者压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讲座后半段,张老师结合个人最新研究成果,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其在选题设计、变量构建、方法选择等方面的经验。他以网约车司机为研究对象展示了如何在新就业形态下识别研究切口、提炼核心变量、构建理论逻辑鼓励青年学者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情境适配,推动理论与现实的深度融合。

讲座现场

在互动交流环节,张老师就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变量操作化等关键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他鼓励青年学者关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关系新变化,借助动态结构方程模型、实验设计等方法,拓宽研究视野,从传统管理议题中挖掘新问题、提出新解释。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既展现了前沿研究的深度,又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启发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图文:曾芬香

初审:孙玉姣

复审:韩小花

终审: